
从五段中国机长说起,细数爱好围棋的帝王将相!
最近正上演并热播的国庆档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2018年5月四川航空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是“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在几万米的高空直面风挡破碎、低温等多重考验。机长刘传健在危机关头,依旧沉着冷静,正确处置,最终所有乘客、机组人员平安落地。
机长刘传健面对如此绝望的突发状况,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和优异的职业素养,让所有人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与钦佩。电影的热播,让我们更加记住了这位英雄人物,但是绝大部分观众都不曾知道的是,刘传健机长在生活中还是一位围棋高手,更是获得了原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颁发的围棋业余5段证书。刘传健机长自己也表示:“围棋是我20多年的爱好,家中棋具俱全。能在生死时刻处乱不惊成功降落和围棋讲究的沉着冷静、顽强拼搏不无关系,也是成为其个人优秀心理素质的重要部分。”
刘传健被授予围棋业余五段
是呀,习惯了围棋盘上的指挥若定,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并把这种大将之风融入自己的性格与习惯之中,在生活中何尝不会体现出这样的品性来呢?
古往今来,被人们称赞最具儒将风度的莫过于东晋名相谢安。李白有这样一首称赞他的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据史载,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师南侵东晋,号称百万,声势浩大,宰相谢安(字安石)临危受命,被任为招讨大都督,他胸有成竹,调度有方。在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等到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然后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此时,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如此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怪不得诗仙李白都称赞不已,敬仰有加。谢安在烽火连天的战场前仍然不忘下棋,显然是一位资深棋迷,而围棋对他形成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儒将之风的影响,显然不可小视。
千余年来,琴棋书画作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必备项目,已经成为精英阶层的标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乡野隐士,均乐之不疲。比如说,唐太宗就喜好和臣子下棋,还有因为输棋不高兴,把陪下棋的唐俭贬官的故事。唐玄宗还设立了棋博士,把陪下棋的棋士设为国家公职人员。
宋朝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当时京城开封设有棋待诏。史载宋太宗是棋艺高手,据《通志》《宋史艺文志》《皇朝类苑》记载,太宗有《棋局》一卷,《御制角局图势》数卷,但到现在已经失传。《筵上狂诗送待棋衣袄天使》中记载:“太宗多才复多艺,万几余暇翻棋势,对面千里为第一,独飞天鹅为第二,第三海底取珠势,三阵堂堂皆御制。”宋太宗通过棋艺选拔人才,设下了重重棋局。当然,有的人可能想取悦皇帝,不过,宋太宗的棋艺也不是拿不出手的,许多国手都下不过他。
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的刘基(刘伯温),也是资深围棋爱好者。刘基散文《赠弈棋相子先序》云:“棋,末技也,而有用兵之道,可以通人之智。知缓急存亡,进退取舍,有乘机应变,攻守之法,避实击虚,投间抵隙,兼弱取乱之道,无所不备。” 刘基不但喜欢对弈,而且十分精通。潘猛补《明代海内推善弈,永嘉棋派居第一》云:明代围棋十分繁荣,如果要溯其源的话,首先要推刘基。刘基喜爱弈棋,还时常与朱元璋对弈。帝王宰相,在棋盘上指点江山,讨论国家大事,运筹帷幄之间,想来棋理也启发了他们不少治国理政的理念。洪武四年,刘基辞官归隐山中后,史料记载他“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也证明围棋是刘基生平之好,不能须臾分离。
清初时期,乾隆皇帝也喜好围棋,至今还流传他跟大臣刘墉下棋的一些轶事,而且乾隆年间也涌现出了范西屏,施襄夏等知名国手。晚清的时候,时局混乱,各路英豪纷纷登场,期间就有最知名的几个身为围棋迷的将领:曾国藩和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号称天国第一名将,正是他遏制住了一路取胜的湘军,并曾把湘军主帅曾国藩逼得投河自尽,幸而被随从救起。其实大多人不知道的是,石达开也曾号称天国第一弈手,棋力想来了得。巧得很的是,他的老对手曾国藩也是铁杆围棋迷一个,曾国藩平生有三戒,除“戒妄语”外,还有“戒围棋”和“戒水烟”。经过痛苦的戒烟,烟是戒了,唯独这个围棋,曾国藩到死都没如愿,一生嗜棋如命。在他传世的日记中,详细记载了他自己日常的围棋活动。仅就这些日记中的记载大致统计,从道光二十一年起的十三年中,他共对弈一千三百余盘棋,观棋还不在其中。自然,实际对局的数目还不仅于此。从日记可以断言,去世当天早晨,他还围过两局。他不仅通过围棋排忧解难,而且有意识地将围棋用于军事。据载,一次部下向他报告大将多隆阿收队之法,他便命人“以棋子摆列阵式”进行实战研究。
民国总理段祺瑞也是一个深度围棋迷,一代围棋大师,有“昭和棋圣”之称的吴清源,年轻的时候就曾被他招入府中,专门陪伴下棋。民国围棋大师顾水如更是他家中的常客。虽然历史潮流滚滚,段祺瑞后来淡出历史舞台,但正如陈毅老总所说的,在发扬和传承围棋这个文化项目上,段祺瑞还是做了不少好事的。
民国时期还有另外一位统帅也是非常厉害的围棋高手,那就是曾任民国国防部长,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八年抗战期间,白崇禧曾指挥各场大小战役。日本报纸将白崇禧将军称为 " 战神 "。国民党败走台湾后,他在台湾还经常与林海峰等下棋,聊以排遣时光,同时在岛内推广围棋事业。1952年“中国围棋社”在台北成立时,周至柔将军出任会长,白崇禧任监察人,应昌期担任总干事。
(1952)8月,吴清源访问台湾时留影。左起:白崇禧将军、林海峰(十岁)、周至柔、吴清源、吴浣(吴清源长兄)、吴清源夫人。
陈毅元帅在对弈
新中国成立后,围棋历史上出现了一位被授予围棋名誉“八段”的元帅,他就是陈毅元帅。陈毅元帅自己非常喜爱下围棋,而且也非常关心中国的围棋事业,在他的关怀下,著名围棋棋手刘棣怀、顾水如都被聘在政府单位工作,聂卫平、陈祖德也都受到了陈毅的直接关怀。陈毅曾多次向国家领导人和围棋界的人士表达了围棋要赶超日本的愿望。为了促进中国围棋水平的发展,陈毅可以说是做足了工作,先是邀请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进行围棋交流,在1960年6月,与贺龙元帅一起接见了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名手,为棋手打气。
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一样需要能够沉着理性,运筹帷幄的将帅之才。而在这些和平年代的将帅之才中,就有不少是爱好围棋的棋友。近期带领团队与美国进行中美贸易谈判的刘鹤副总理,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刘鹤副总理是一位业余高段位围棋爱好者,他也曾在多个场合关注着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现在的韩国总统文在寅也是一位围棋业余4段高手,访华的时候,同样喜爱围棋的我国领导人还赠送了他一副围棋棋盘与玉石棋子。
为什么历史上如此众多的将帅之才都这么喜爱围棋呢?究竟围棋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我想,有如下几点是显而易见:
一、围棋盘上的势与地,虚与实,弃与取,夺与予,大全局与小局部,腾挪转移,运兵遣子,无不与现实世界的国家治理,内政外交,布兵遣将,危机处理等思路有一些暗合之处。围棋中的一些棋理智慧,可以同样运用于治军,治国,理政上来。
二、下围棋是对人思维能力的很好锻炼,围棋下得好的人必须思虑深远,思维缜密,而这正是将帅之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三、围棋盘上和现实的战场上一样,需要经历激烈的战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心理素质差的人没法下好围棋,更遑提成为将帅之才。只有在面对纷繁复杂局面,仍然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处乱不惊,从容应对,方才能最终胜出,围棋盘上的小胜负,其实也大大地考验和锻炼人的心智。
如此众多将帅之才爱好围棋,下围棋的好处已经不言自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围棋项目确实值得我们永远好好继承和发扬下去。爱上围棋,多下围棋,显然对陶冶情操,提升品性,增强智慧,磨砺意志各方面带来诸多益处。愿围棋能给您的生命添加光彩,丰富您的阅历,给您带来人生的成功!
附: 青少年学棋的好处
我们是弈狐智能棋盘,欢迎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弈狐公众号》
资讯/News

售后服务热线:
0760-87995360
周一到周五 9:00-18:00
珠海赤子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珠海 粤ICP备13048149号 隐私政策